
《規劃》指出鞏固“公轉水”成果,持續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途公路貨運向水運轉移。
環境問題催生綠色航運
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廣泛生產的背景下,環境問題逐漸凸顯,人們的生活開始受到環境的污染,為了抑制物流運輸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運輸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以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公轉水”、“綠色航運”概念的提出順應時代背景,只有發展綠色航運才能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我們都知道水運具有運能大、通用性強、運輸成本低的優勢,那么發展綠色航運的深層意義呢?
發展綠色航運的深層意義
1、綠色航運適應了世界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一些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逐漸淡化,環境壁壘逐漸興起,為此,ISO14000成為眾多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而國外航運企業起步早,經營管理水平相當完善,勢必給國內航運企業帶來巨大沖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發展,我國航運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一席之地,發展綠色航運將是其理性選擇。
2、綠色航運是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的必由之路
專家分析認為,產品從投產到銷出,制造加工時間僅占10%,而幾乎90%的時間為儲運、裝卸、分裝、二次加工、信息處理等航運過程。因此,航運專業化無疑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礎。綠色航運強調的是:低投入→大運輸的方式。航運不僅能帶來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航運綠色化和由此帶來的節能、高效、少污染。
3、綠色航運還有利于企業取得新的競爭優勢
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和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使航運企業為了持續發展,必須積極解決經濟活動中的環境問題,改變危及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產方式,建立并完善綠色航運體系,通過綠色航運來追求高于競爭對手的相對競爭優勢。
內河航運環保先行者
船旺組建環保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