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隨著恒大被凍結,地產一片哀鴻,余震波及航運業,不少業內人士憂心忡忡,坦言道:“2022年,航運業會不會是下一個房地產?”這又從何說起?
”
來源丨人民資訊
編輯丨車夢楠
從全球經濟背景來看
疫情給全球經濟恢復帶來高度不確定性
2022年,隨著美國經濟快速恢復及通貨膨脹高企,美聯儲貨幣緊縮政策已被提上日程,年內可能加息2至3次。由于全球90%以上的商品通過美元定價,美元升值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承壓,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回落是大概率事件。此外,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將被逐漸限制,影響大宗商品海上運輸需求。上述事件將影響遠洋運輸,最終必將傳導到國內。

從國內經濟背景來看
國家“宏調控,穩政策”止行業暴利
國內經濟也存在下滑壓力,盡管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經濟”政策與措施,但房產市場難以重振雄風,眾多產業鏈受此牽連,特別是煤炭、建材、鋼材等原材料,難以維持此前的高增長。
地產界遍地哀嚎,航運業居安思危,不少船東坦言:2022年,房地產會不會影響水路運輸?

其實,不用過多擔憂
首先,關于房地產政策的調整
宣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提出,“房地產是支柱產業”。
同樣在這次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則指出,“房地產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在國民經濟中,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收入和金融機構貸款總額中,都占有相當高的份額,對于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

(圖片來源:人民資訊)
這是對房地產支柱地位的注解。特別是再次明確了“支柱地位”。從中央財經委的領導對此的詳細注解來看,邏輯是很清晰的,以地產循環帶動國民經濟大循環。

特別是限跌令的到來,幾十個城市統一執行,很大程度地維穩了房價,促進了人們買房的熱情,對城市房地產供需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保障了基于房地產的基建工程平穩有序發展。而運輸建造房子所需的礦石、建材、鋼材等原材料最佳方式,不就是水運嗎?
其次,是關于原材料的水運運價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重點煤電企業100%簽訂長協,防止煤價大起大落,船東們搭煤價上漲的順風車機會或許會大幅減少。此外,國家依舊對“雙高”行業采取高壓態勢,煤炭、礦石、建材等大宗商品增速將從高位回落,促使沿海運輸市場恢復常態,運價也將逐漸回歸至正常贏利水平。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旨在貫徹落實“十四五”期間我國擬建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如省港澳大灣區建設、廣西680億平陸大運河建設、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等一系列國家物流樞紐基建項目。

(廣西680億平陸大運河建設規劃圖)

(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規劃圖)
大興土木,大修基建,對沖疫情沖擊;眾所周知,基建投資項目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對上下游產業比如鋼筋、水泥、礦石、機械、信息化、數字化等的需求刺激,而水運具備運量大、成本低、高環保的天然優勢,實在是運輸大宗貨物尤其是煤炭、礦石、建材等大宗貨物商品的不二選擇,由此可見,此一項,水運運價不止有保障,估計還會穩步上升。
最后,
內河航運發展空間巨大
多式聯運是大勢所趨
拋開大宗商品海上運輸需求不提,我國諸多物流樞紐如大灣區建設、西部陸海通道等基建工程所需建材、礦石、水泥、鋼材,都需要從內陸采挖、運輸。顯而易見,內河航運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去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廣西加快建設“交通大省”起步之年,加快推進全區水運發展意義重大。廣西壯族自治區港航發展中心圍繞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門戶樞紐國際化”和西江黃金水道升級版“內河航道高等化”目標,穩步推進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及水路運輸、港口和航道管理、船舶引航及檢驗等各項工作,全面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全區水運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成績喜人。
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1月5日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西江航運干線長洲樞紐船閘貨物通過量突破1.52億噸,再創歷史新高;珠江將嚴格按照《珠江航運“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快推進珠江航運高質量發展,加快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建設,讓西南水運出海南線通道暢通,實現云南經珠江走向大海的夢想;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建設工作穩步進行,計劃2022年開工建設,屆時將直接溝通西江“黃金水道”和北部灣海港群,為廣西、云南、貴州及廣袤的西南、中南、西北地區新開辟一條便捷經濟的出海通道,對促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全方位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船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用科技賦能航運業,造福船東貨主